VR之家消息:随着2016年是VR元年,2017年是VR寒冬的论调越来越多,让许多从业者不知该不该下手。近日,有媒体多次发表了文章,做出了总结,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VR公司重度焦虑频发 2017年到底是不是VR寒冬
VR让人不得不欢喜,就这样独自美丽的站在那里,让人忍不住贴近她的同时又免不了害怕。VR这个行业,看起来很美,如果谈到正确的打开姿势,恐怕绝大多数从业者都摸不到门道,这种无从下手的状态,引起了从业者中频繁的焦虑情绪。投入已经不少,却看不到产出,最痛苦的莫过于看不到希望,这不免让人感到恐惧。 从踏入这一行开始,似乎没有最难办的事情,因为每件事情都很难,没有参照,没有标准,除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。2016年已经余额不足,那么在2017年会面临怎样的困难,从众多行业专家和大佬的言辞中,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,顺便开点药。
投入不少,钱在哪?
VR行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?打算投身VR行业的公司是否先应该想清楚营收问题?
目前VR市场存在的商业模式有下面几种:硬件售卖、硬件租赁、广告收入、游戏内部商品购买收入、视频内容售卖收入、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收入以及VR体验店收入等等。但是在现阶段,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很难赚钱。
硬件售卖收入明显是最先实现的盈利模式,VR市场目前处于设备普及前期,也会像智能手机市场一样由高端到低端。在2016年VR元年,各大厂商的VR头显销量堪忧,与预期相差甚远。根据艾媒咨询对国内 VR 潜在用户行为调查, 71.3%的受访用户没有意愿购买 VR 相关产品, 超过四成受访用户认为价格太贵是导致其没有购买意愿的原因,另有16.4% 受访者表示VR 产品实用性较小,近八成用户期望VR 设备定价在3000元以内。短期内 VR 设备在C 端难以普及,只能走B端路线。VR硬件市场何时爆发?在焦虑中等待,还是像小米以低价199元,在10分钟内发空他们的“山寨产品”。
开VR体验店,被认为是VR最直接的变现模式。目前做VR线下体验店当中覆盖率最广的是拥有蛋椅的VR体验店,一块小场地加上VR头显、主机等一些配件即可投入运营,成本低廉,但只能玩一些简单的VR游戏,内容千篇一律,顾客基本是一次性消费。据了解有些VR体验店刚开两个月就倒闭了。
最贵的产品就是免费体验,这样才能吸引来用户。可是一次花几十块钱,玩一个不知服务质量好坏的产品,90%用户都不会做出这样的消费选择,如果加上体验效果不佳,这可不就是一锤子的买卖。
有人认为虚拟现实市场在初期并不需要发明特别的商业模式,这种说法只可能适合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去运作,但作为小公司来说,可能生存问题就变的尤为严重了。HTC Vive的商业模式,倒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在C端用户成熟之前,正值B端用户正热,依托自身的优势,积极补充扩展渠道,再加上优质的内容服务,在同质化产品竞争严重的当下,是一条脱颖而出的方式。
用户在哪里?哪里都有用户!
VR市场推广应该怎么做?在虚拟现实市场还没做起来的情况下,要把VR产品成功销出去到底有多难?
关于VR市场推广,VR网络营销推广估计是比较广泛使用的方式:新闻推广与百度系列优化。新闻媒体是最具权威的平台,VR品牌可以通过各大门户网以及游戏、IT、科技等行业网站,发布品牌相关信息,打造品牌公信力,树立起品牌良好的形象。但是在VR圈子里,每天都会看到大量的VR新闻,这些新闻对于VR营销真的起到作用了吗?主要是目前VR产品还是太贵了,也不是刚需,要说服消费者购买有点难。即使市场推广做好了,消费者不买账,依旧是焦虑的事?
VR产品的用户在哪里?最成熟的就是行业用户。他们是最愿意了解产品,也是最了解产品的用户,说服他们就变成了尤为重要的事,如果自身的产品能克服以上的各大难点,那么这些行业人自然也会帮你把产品推广给广大消费者。
没钱就只能关门?
VR前景广阔值得投资,但是VR也非常烧钱。从2015年年底到目前,拿到了融资的VR创业公司不少,而目前举步维艰的VR公司应该也不少。当融资烧完了,初创企业还没能力赚到钱,就很难拉到下一轮融资,再没有找到新一轮融资的情况下,项目没有资金周转,最后只会死掉。对此,VR从业者们都会心有不甘,这种近在咫尺的紧迫感绝对令人焦虑。
2016年下半年,投资人对VR项目更加谨慎了。除了原有资本已经在VR行业卡位了优质公司之外,因为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商业模式不成熟的诟病,在见不到钱的情况下,公司就得从自身出发,小规模的投入,用逐渐渗透的方式,渐进式的发展来完成与资本的对接。这样小步快跑的模式,可能会更适合小公司的发展。
继续山寨?还是创新赶超?
VR企业如何设计产品?向何种方向投入研发经费?什么样的VR产品才受市场欢迎?关于VR技术的瓶颈,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:计算力不足、存储/传输跟不上、知觉捕捉难题、实时三维建模、供应链不成熟等等。VR内容方面,首先是内容匮乏,其次是内容质量不高,整体上内容缺少多样性、不够创意、不够深度,缺乏吸引力。做好产品研发真不是三两天的事,要投入足够的资本与人才,但目前的难题是:资本有烧完的一天,人才还是极度缺乏,技术还是难以攻破,焦虑必不可少。
一家企业想要走得更远,必须得有好产品,产品研发是重中之重。就上面的一些问题而言,山寨和抄袭就成为了一些公司研发的捷径。此种方式并不能让一个企业做大做强,形成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产品,当然,如果VR行业的寒冬正的来临,先倒下的一定是“讲故事”的裸泳者。
赛道?还是停车场?
VR行业的人都相信,顺着这条赛道先跑到终点就能拿大奖,奈何每辆车里都没有汽油,结果好端端的宽广赛道变成了停车场。目前扎堆问世的VR产品,基数很大却缺乏创新、同质化严重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VR市场之一,主要技术和高端设备生产能力却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,我们依然缺乏VR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。
VR内容方面缺乏合适的适用标准,各个平台的优质内容也难以打通。内容层面的制作技术、制作标准以及创作能力,基本是乏善可陈。无数互联网巨头、传统行业、娱乐媒体平台,甚至跨行业模式正在抢占VR市场,大家在争抢卡位的同时,也造成了无次序的竞争。你说能不焦虑吗?